产品名称: 玉米烯酮
上架时间: 2018-12-11
浏览次数:
详细介绍
产品名称:玉米烯酮CAS:17924-92-4别名:赤霉烯酮;玉米赤霉烯酮;玉米烯酮;赤霉烯酮/玉米赤霉烯酮;赤霉烯酮,来源于赤霉菌属菌;玉米烯酮(>98%(HPLC),BC);玉米烯酮溶液;玉米赤霉烯酮溶液,100PPM英文名:Zearalenone
- 熔点 164-165°C
- 比旋光度 25546 -170.5° (c = 1.0 in CH3OH)
- 沸点 377.53°C (rough estimate)
- 密度 1.1270 (rough estimate)
- 折射率 1.6120 (estimate)
- 闪点 6 °C
- 储存条件 −20°C
- Merck 13,10169
- CAS 数据库17924-92-4(CAS DataBase Reference)
- EPA化学物质信息1H-2-Benzoxacyclotetradecin- 1,7(8H)-dione, 3,4,5,6,9,10-hexahydro-14, 16-dihydroxy-3-methyl-, (3S,11E)-(17924-92-4)
- 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是由玉米赤霉菌、禾谷镰刀菌和 兰线镰刀菌等真菌所产生的具有雌激素毒性作用的真菌毒素。玉米赤霉烯酮的耐热性较强,lio °c下 处理lh才被完全破坏。主要污染玉米、小麦、大米、大麦、小米和燕麦等谷物,以玉米的阳性检出率 最高,也可以通过词料污染畜禽类产品。玉米赤霉 烯酮对动物的作用类似于雌激素,会造成雌激素过多。在急性中毒的条件下,对神经系统、心脏、肾脏、 肝和肺都会有毒害作用,主要机理是它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亢奋,在脏器中造成很多出血点,使动物突然死亡。猪是所有家畜中对该毒素最敏感的动物,并且雌性敏感度高于雄性。玉米赤霉烯酮中毒会导致 家畜体重增加缓慢,器官重量发生变化,生育力下降以及行为异常。易造成雌性动物不孕、流产或弱仔, 造成雄性动物雌性化。词料中含有1 mg/kg~ 5 mg/kg的玉米赤霉烯酮就会对动物产生影响。玉米赤霉烯酮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,如恶心、发冷、头痛、神智抑郁和共济失调等。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限量为小麦、玉米为60 yg/kg。
- 用途 作为兽药。是一种合成的有雌激素活性的促生长剂,用作饲料添加剂。
- 类别有毒物质
- 毒性分级剧毒
- 急性毒性腹腔- 大鼠 LD50: 4 毫克/ 公斤; 腹腔- 小鼠 LD50: 5 毫克/ 公斤
- 刺激数据皮肤-豚鼠 50 毫克/24小时 重度
- 可燃性危险特性可燃, 火场排出辛辣刺激烟雾
- 储运特性库房低温, 通风, 干燥; 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
- 灭火剂水, 二氧化碳, 干粉, 砂土
上一篇:2,6-二氯苯丙酮
下一篇:苯基酮环戊酯